普洱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, 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 首頁>> 旅游文化>> 旅游動態

旅游動態

孟連的佛教文化

更新時間:2019-08-28瀏覽次數:3675來源:普洱市電商信息化平臺

作為孟連土司統治中心的娜允古鎮,也相繼建立了三座佛寺,這就是上城佛寺、中城佛寺、下城佛寺。

娜允古鎮由三城兩寨(上城、中城、下城、芒方崗、芒方冒)組成。上城原來是孟連土司和家奴的居住地,現存主要建筑有上城佛寺和孟連宣撫司署。

孟連的佛教文化1.jpg


重修于1868年,占地5000多平方米,由佛殿、僧房、大門、引廊、經亭、金塔、銀塔組成,與金山的自然景色相互映襯,顯得十分和諧。佛殿為歇山頂三檐外廊式土木結構,五十六棵圓柱呈八排對稱排列,屋面鑲嵌有傣族常用的小掛瓦。

相傳,寺內有一石洞與南壘河的龍潭相連,因龍潭的龍常沿此通道來佛寺聽經布道,接受香火洗禮,又得名“龍緬寺”,該寺古建筑基本完好。由佛殿、僧房、大門、引廊、經亭、金塔、銀塔組成,主體建筑佛殿為歇山頂三重檐外廊式土木結構,共有56棵圓柱呈8排對稱排列,各柱、枋、梁、檐都有金粉貼印的多種花卉、動物、人物圖案,佛龕上塑有佛祖像,周圍懸掛著善男信女們敬獻的各式各樣的幡,幡上記述著傣族的神話和傳說故事,并繪有生活圖案,通過剪紙織錦彩繪等民間藝術形式,展現出了傣族的建筑風格及生產生活習俗。

佛寺也是賧佛、祭祀祖先的地方,關門節至開門節期間,土司一家每周都要到這里聽經和齋戒,心靈在靜思中得到反省;每逢佳節,土司要到這里滴水,祭奠祖先,緬懷先人的豐功偉績。

中城佛寺,始建于明代,重修于1910年,是居住在中城的官員的專用佛寺。古建筑占地三千多平方米,由佛殿、僧房、走廊、八角亭、金塔組成。

孟連的佛教文化.jpg


站在佛殿前仰望,東西兩面的歇山頂板,鑲有三朵彩色玻璃梅花圖形,歇山頂檐的格板上,飾有金粉貼印的孔雀公主、佛像和花卉。兩排檐坊,均有金粉貼印花草紋飾,整個佛殿被裝點得金碧輝煌。

中城佛寺周圍分布著土司岳父家、土司代辦家及其他官員的住宅,這些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,不僅反映了近現代傣族民居的特點,同時還是傣族封建領主制等級森嚴的重要物證。

下城是宣撫司署中總攬內外政務的官員——議事庭長和幾位官員的住處。原有古建筑中的下城佛寺位于南壘河畔,于1953年毀于火災。在下城佛寺的原址2011年2月建成了孟連總佛寺,占地面積5336平方米。佛寺大殿為古典木式建筑,配套有僧房、戒堂、大門及圍墻,孟連總佛寺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性建筑,不僅是傣族宗教活動場所,更是傣族文化傳承的重地,收藏了大量的天文、歷法、神話傳說、醫藥等方面的歷史文化典籍和傣族各族民間藝術品。孟連總佛寺連同其他佛寺展現了完整的娜允古鎮“三城兩寨”傳統風貌,成為傣族群眾及東南亞信眾的朝拜之地。







主辦單位:普洱市商務局承辦單位:普洱電商服務信息化服務中心

運行維護:普洱英智科技有限公司政務信息專線:400-870-1772

滇ICP備15004425號-4

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